当前位置:主页 > 查看内容

福州允许放生的水域,三大语系高僧宝林祈福梵呗秋晚再现福州

发布时间:2024-02-25 13:19| 有625位朋友查看

简介:2、经过数月筹备,2016年福州宝林禅寺《人间佛教》中秋晚暨中秋拜月祈福法会于当晚圆满闭幕,来自斯里兰卡圣菩提王寺斯瓦里长老(Ven.Seewali)、斯中友好协会主席班达拉、青海塔尔……

一、四川放生园放生牛蛙

1、佛教在线福建讯9月15日,2016年福州宝林禅寺《人间佛教》中秋晚暨中秋拜月祈福法会在福建连江宝林禅寺圆满闭幕,福建宝林禅寺住持、韩国“灵山斋”非遗传习人悟演法师、中国摇滚歌手刘迦帝(刘峥嵘)等倾情参演,中国宝林佛教艺术团带来盛世梵呗演出。

2、经过数月筹备,2016年福州宝林禅寺《人间佛教》中秋晚暨中秋拜月祈福法会于当晚圆满闭幕,来自斯里兰卡圣菩提王寺斯瓦里长老(Ven.Seewali)、斯中友好协会主席班达拉、青海塔尔寺格西宗者尖措上师、福建宝林禅寺住持悟演法师等佛教三大语系高僧齐聚宝林禅寺。

3、斯瓦里长老致词:今天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我们宝林禅寺就像一个人间天堂,而你们就是天人。这个一年一度的精彩晚会将带给我们无限的喜悦与幸福。我很高兴,非常感恩悟演法师和他的师弟妙藏法师以及宝林中秋组委会给了我如此殊胜的机会让我参与这场盛会。悟演法师和妙藏法师长期无私奉献着他们生命的所有,带领着宝林僧团、四众弟子将宝林禅寺从一个破旧的千年古庙建设成如今的远近皆知。在我们深深地感恩的同时,我们也由衷地赞叹悟演法师用音声作佛事、梵呗唱和谐,将佛法和艺术文化充分结合在一起,来推动佛教事业发展。

4、宗者尖措上师说到:从我第一次来到这片土地直到今日过了十多年,在这些年里所有的僧众与居士在威仪与闻思修各个方面一年比一年好,佛堂与经殿也犹如莲花盛开,一年比一年灿烂。这所有的进步都归功于如太阳般的悟演法师,他是照亮我们解脱之路的光芒。让我们祈祷,让他永生不来,永久的为我们引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5、宝林禅寺中秋晚会是面向全球佛教徒的一场盛会,是展现佛子一家亲、宗教大团圆的大聚会,也是弘扬中华文化、凝聚全球华侨华人和各族同胞信众情感的重要平台。在秋晚筹备过程中,悟演法师严格按照“平安办会、节俭办会、特色办会”的原则,精心组织,协同联动,强力保障,努力向三宝奉献一台“月圆情浓”的团圆盛宴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大餐。

6、中秋晚会在三大语系高僧带领下齐诵经典祈福世界和平、国泰民安,祝福与会大众人等道业精进、阖府吉祥!福州宝林禅寺监院妙藏法师宣布2016年宝林禅寺《人间佛教》中秋晚会正式开始。来自青海塔尔寺的久美嘉央法师领唱点灯祈愿文,中国摇滚歌手、指南针乐队主唱刘迦帝(刘峥嵘)演唱《绿度母咒》《大悲咒》,宝林居士黄欢、范小玲合唱《地藏王菩萨》及《家和万事兴》等经典曲目。昆曲优秀青年演员施夏明为晚会带来《玉簪记——琴挑》等曲目。其中宝林中老年艺术团部分演出节目已在舞台现场进行了多次合演,为晚会顺利举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7、据悉,今年的秋晚是宝林禅寺佛教文化中秋晚会第十个年头,今年秋晚将舞台搭建在天王殿广场前,营造出佛法深远、广纳三千的意境,让观众真切感受梵呗绕梵刹——三大语系佛教文化同根同源的气息。晚会总导演悟演法师表示,今年的秋晚将延续历年大气、唯美、庄严、精致的总基调,整台晚会以“回”为主题,包含回家、回归、回望、回味四大板块。内容则以歌曲为主,采用篇章式结构,由序《点灯祈愿文、上篇《心经》、中篇《地藏菩萨》、下篇《大悲咒》以及尾声《悟》5个篇组成。他提出共建和谐社会、同唱主旋律,为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喝彩。同时弘扬佛教慈悲、出世入世的精神。

8、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历代文人墨客,雅好诗书,流连山水,留下大量写景抒情的崖书石文,成为福州人文一大景观。宋代梁克家《三山志》,始记载福州摩崖石刻,到民国时期出现石刻专著的陈衍的《福建金石记》,近来黄荣春经过考察研究,确认福州(包括五区)历代共有摩崖石刻1355段,其中现存1016段,佚失339段,摩崖造像9处,崖画1处,这其中包括解放后30段,涉及了近2000多位历史人物。福州摩崖石刻散见于三山

福州允许放生的水域,三大语系高僧宝林祈福梵呗秋晚再现福州

9、、城郊丘陵地或江畔,以鼓山为最多,以乌山“般若台”为最古,以于山碑廊为最全。

10、鼓山崖削壁立,摩崖题刻,比比皆是,其中不少是历代名人的题刻,有着很高的文物价值。

二、苏州放生鸟类的地方

1、主要集中在灵源洞、登山道旁、十八景、白云洞等处。鼓山摩崖石刻共计562段。在现存的摩石刻中有宋刻89段、元刻11段、明刻31段、清刻172段、民国刻102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刻4段、疑刻153段。分为题刻、诗刻、榜书三种形式。以灵源洞最为密集,约占全山的一半。正、行、草、隶、篆体俱全,犹如一座石刻书法宝库,誉为“东南碑林”。

2、其中宋刻中有丞相赵汝愚、李纲,吏部尚书张镇,理学家朱熹,书法字蔡襄,礼部尚书黄冕仲,参加政事真德秀、常挺等。元刻题名的有中书平章事朵儿只班,都元帅参议焦德裕,闽海肃政廉访副使郑至等。明刻题名的有吏部尚书王翱,巡按关中,福建李元阳,册封琉球国使郭汝霖、陈侃,状元龚用卿,福建布政使周颐、屠侨、徐乾健,镇守福建太监陈道等。清刻中题名的有闽浙总督李率泰,福建巡抚余国鼐、黄国材,太子太傅陈宝琛,福州将军成基、长庆,船政大臣沈葆桢,四川总督苏延玉等人。民国题名的有军阀孙传芳,海军台澎要塞司令李世甲等人。1949年以后题名的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郭沫若等。此外,有宋丞相郑昭先、明工部尚书林庭昂、清副都统王应虎、民国总统介石等佚失的摩崖石刻59段。

3、现存题刻最早的是灵源洞东壁宋庆历六年(1046年)蔡襄等人的题名,其文曰:“邵去华、苏才翁、郭世济、蔡君谟庆历丙孟秋八日游灵源洞

4、”共二十四字,楷字,字径40厘米。邵去华,当时任福建水陆计度转运使,苏才翁任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郭世济任福建路同提刑,蔡君谟即蔡襄,时任福州知州。蔡襄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其余三人为苏轼、黄庭坚、米芾。在灵源洞一处壁上刻有“忘归石”三个大字,笔力遒劲,字径约70厘米,也是蔡襄所书。蔡襄的这些题刻,被认为是书法艺术的珍品。

5、忘归石为宋庆历六年(1046年)蔡襄出任福州知府时喜游鼓山,经常流连忘返。有一次经随从一再催促,始知暮色已降,遂书“忘归石

6、”三字。宋赵晋有诗曰:“登山心悦信精神,欲往山间未有因,刚道忘归又归去,白云何不且留人”。

7、刻于灵源洞弥勒阁旁峭壁上,楷书,字径67厘米,系宋嘉佑六年(1061年)施元长所题。在灵源洞璧,有清代朱彝题的一首《南乡子》词:“披露晓同游,竹杖蓝舆各自由。翠蹬红亭三十里,淹留,行到松门路转幽。僧饭雨初收,风未钟声树杪楼。多事山僧曾喝水,桥头,只少飞泉一道流。”

8、“国师岩”刻于“忘归石”

9、东侧岩壁,笔法端重,仿颜鲁公体,字径70厘米,乃宋代襄所书。国师岩为神晏法师喝断涧水后的参禅处,因闽王王审知尊神晏为国师,故名“

10、“寿”刻在灵源蹴鳌桥下深涧岩壁上,正楷,字高15米,宽05米,刚劲敦厚,旁款题“晦翁”,晦翁,即朱熹,但近10年来文史界对“寿”是否是朱熹所书颇有争议,无以定论。


参考资料

推荐图文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