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查看内容

第五讲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揭秘神秘佛教经典!

发布时间:2024-04-21 09:24| 有115位朋友查看

简介:闻成就"。为什么叫声闻呢。在这些成就中,包括声闻人、菩萨和天人。佛陀答应了,并说第二年会有另一个国家邀请他,后年他也会来,但要带上 1200 名比丘,看是否有更宽敞的地方……

阿弥陀经要解》(第五讲)说明

请阅读经文。"我听说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与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僧为伴。他们都是众所周知的大阿罗汉:舍利弗长者、摩诃目犍连、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摩诃目犍尼、利跋陀罗、憍陈如、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摩利婆罗、宾头卢波罗诃、迦留陀罗、摩诃迦罗毗那、薄伽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些都是大弟子和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提菩萨、旃陀罗笈多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大菩萨、释迦牟尼等,及无量诸天大众。"

好的,请阅读这段经文。接下来,我们要正式谈谈《金刚经》。对于《金刚经》,我们有一个章节列表,帮助我们了解《金刚经》的整体流程。总的来说,《金刚经》讲了序分、正分和流通分。这三个分部首先来自东晋道衍大师的分部,与古印度译经家和注经家的分部高度一致。有两个特殊的序,一个是总序,一个是别序。我刚才念的就是《总序》,它表明了《阿弥陀经》法会的时间和地点,总的来说有六种信证。这三点叫做初善、中善、后善。序分、真分、流通分缺一不可,就像人的身体一样,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序就像人的头部,有五官;正就像人的身体,有五脏六腑;循就像人的手脚,能够运转而不停滞。所以被称为上善、中善、下善。一般来说,凡是涉及一点义理的文字,人们都会认为是正宗的,使人觉得前言和流通分是j首先,让我们看看序言。在总序中,有六种信仰的证明。"如是我闻"、"如是我在",这样的经文,就是 "我"--"我 "就是阿难尊者--亲闻佛说。"一时",即老师的老师的老师。释迦牟尼佛所在的地方是舍卫国的祇园。"如是 "表示 "信成就";"我闻 "表示 "闻成就";"我闻 "表示 "我听";"一时 "表示 "时成就";"佛 "表示 "主成就";"舍卫国祇园 "是 "地成就";"一千二百五十人 "是 "众成就"。在这一句话中,六种成就都得到了实现。好,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六种成就呢?"如是 "是强调自己的信仰,顺从这种信仰;"我闻 "说明师承,从佛祖那里听来的,是师承关系;"一时 "说明老师有资格入道,弟子心向世间成就。弟子的世俗成道之心,是佛说此世间法的原因;"佛 "是指我们的娑婆世界的老师;"舍卫国 "是说此经的地方。

具体来说,如何理解 "如是 "中的 "如 "呢?这个 "如 "就是实相的妙理--实相的妙理,也就是众生当下心性的本体。这个本性超越过去和现在,超越时间,永恒不变,这就是 "如"。根据在此实相基础上建立的法门,如果我们按照念佛法门的教导求生净土,在这个问题上是绝对没有错误的,是 "决定不会错 "的,这就叫 "是"。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 "如 "是实相妙如,也就是实相。我们能念的心叫实相心,所念的佛号也是实相佛,所生的信心也是从实相中升华出来的。所以,我们所能求的是实相的信,所求的极乐净土是实相的法土,所以这种能量和这种能量都是实相。这样的实相没有虚妄和虚假,所以勉强称之为 "是"。 这就是 "如是"。因此,这包含了我们对现象世界的信仰与真实法性的结合。就像印章盖在上面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差错,从中就能明白。这就是所谓的信心成就。

"我闻",这个 "我 "就是阿难尊者的自称。事实上,佛法说 "实无我"。凡夫众生执着 "无我 "为 "实我",这是自我的邪见。然而,为了流通佛法,有一个假我也是好的,这个假我被称为 "不可坏的假名",但在实相中,"非我亦非无我"。所以,还是叫 "我"。这个 "闻 "是针对我们的耳根而言的。耳根是世间最有益的。为什么叫声闻呢?我们用声音来做佛事,这样才能培养出 "闻"。意思是说,耳根生出一种耳识,这种耳识有执持、领悟他物的意思。他能够悟到声音的本性,而声音的本性其实就是空性。从这种耳识中,他聆听到了佛陀的说法之声。这种耳识也是从阿赖耶识的见性中显现出来的。既然这个见是无相,那么相也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所能听到的和所听的其实都是空性的。所以才有 "如空印空,如水投水 "之说。在这个深层次上,这种物性的交流构成了听觉的实现。这不仅仅是听声音,而是通过声音进入法性,进入心性、"曾几何时",佛经从未说过某年某月某日,或使用任何其他历法--没有。为什么?时间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 "不相应行法"。你做了一会儿梦,嘿,一辈子可能就过去了。"洞中才七日,世上已千年"。时间在不同的参照系、不同的精神感官中是完全不同的。六十个小劫可以浓缩成一顿饭,而一顿饭又可以延续许多劫。既然时间没有真实的实体性,那么如何构成这种时间成就呢?它来自佛陀和弟子:他们恰好是一个想说的人和一个想听的人。当师徒二人和谐相处,讲和听都完成的那一刻,就构成了时间成就。从说 "吾闻之 "的那一刻到最后 "躬身退 "的那一刻,都被称为 "一瞬"。那么,这个 "一刹那 "就是我们从无量劫以来所成就的、难得难得的觉悟时刻。这一刹那,就是我们这颗厌倦了《华严经》、想要离开《华严经》的心,被这颗心所觉悟的一刹那,也就是佛陀回应我们这颗想要离开《华严经》的心的一刹那--佛陀为我们讲述念佛往生净土的方法的一刹那。只要一说,我们就会相信,就会植入最主要的感悟是,为我们宣讲此经的佛陀已从无明之梦中觉醒--他已开悟,他要使所有众生从无明之梦中觉醒--他已唤醒他人。此外,这种开悟行为不是因果论上的菩萨行为,而是开悟果位终极成就论上的天人之主行为。这就是佛陀。佛陀居住的地方在舍卫国。舍卫国是中印度一个大国的名字,是阿难陀王的都城。舍卫国的都城被称为 "奇事"。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这个国家拥有四种美德,是哪四种呢?一是闻,二是解脱,三是宝,四是五欲。闻 "是指这个国家有很多知名人士。一个 "闻 "字,说明这个国家知名的人很多,有道德、有智慧的人很多。那么我们就知道,人才是一个国家的财富。意思是这个国家拥有非常多的精英人才。这是一个非常有活力、高度文明的国家。第二个是解脱,就是说这个国家的人不是停留在满足五欲--物质层面,而是他有一个超越的意向,有一个解脱的要求,有很多人都在追求解脱。"祇园给孤独园",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公案。阿难陀国王有个大臣叫须达多,也叫祇园长者。你看,他的名字 "施",就是施舍给孤独贫苦的人,这就是一种施舍。长老也很有钱有势。这个因缘的由来是,当时须达多长老与王舍城的另一位长老檀那长老是好友。为了儿子儿媳的事,他去了檀那家,那天半夜,檀那家一下子非常热闹,上上下下打扫得干干净净,张灯结彩,准备过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苏达山那达长老看着他们说:"你们为什么这么忙?是为了请国王还是为了嫁女儿?" 檀那长老正在迎接佛陀:第二天他要请佛陀和佛陀的弟子们来供养。这位须菩提疑惑地问:"是什么样的重要人物能让您如此热情周到地准备呢?" 随后,檀那长老向给孤独长老讲述了佛陀的功德:太子悟道、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具足十八不共法等。他谈到了佛陀的功德。

独孤长者听后,也因善根深厚,顿时悲喜交加,渴望见到佛祖。夜晚,一盏明灯引领他走出城门去见佛祖,天人向他展示了礼仪:绕佛三匝,再行顶礼。当时,佛陀正在竹园外修行,见到他后,便为他讲了一堂佛法。由于这次讲法,孤独长者证得了初果。初果是通过破除眼惑而证得的。证得初果后,他非常感激,于是请求佛陀到他的国家舍卫国接受供养和教法。佛陀答应了,并说第二年会有另一个国家邀请他,后年他也会来,但要带上 1200 名比丘,看是否有更宽敞的地方容纳他们。赐隆长老一看佛祖同意了,非常高兴,说没有问题,他一定想方设法找到一个安静宽敞的地方。他回到自己的国家舍卫国,到处寻找地方。但是,吉塔王子的花园是最合适的地方,周围有十厘米左右的树木,很安静。但吉塔王子不是一个能卖掉花园的人,他不买也不卖。

那该怎么办呢?长者乔答摩找到王子,说想把花园卖给他。这位吉塔王子听后,开玩笑地对他说:"如果你想买我的花园,除非我用金子把它盖起来,否则我是不会卖给你的"。他是以实际行动拒绝的。但当他听到这句话时,他很高兴,既然他提出了这个要求,他就觉得有希望了。于是,他打开仓库搬运黄金,真的把黄金铺满了仓库。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园子,可见孤心老人的宝藏也是无穷无尽的。直到快满了,还剩下一个小角落时,这位吉塔王子一看,大吃一惊: "真的是满地黄金?" 接着,他又感到不解:"是什么人让你如此诚心供奉呢?" 随后,赐孤独长者向祇陀太子讲解了佛陀的功德。这样,祇陀太子也对佛陀的功德生起了信心,说:"好吧,那你就不要把没有铺好的地铺平了,让我们一起做这件功德无量的事吧。我的树不卖给你,我的树要送给佛祖。" 于是,贡佐长老用黄金买下了这座花园,供奉给佛陀和僧伽;祇园王子感叹长老的诚意,就把剩下的那一小块没有铺上黄金的土地,以及所有的树木都送给了长老:这座花园被称为 "祇园"。这就是起因。好吧,看来这块 好了,接下来就是这些无量的成就。在这些成就中,包括声闻人、菩萨和天人。声闻排在第一位,说明他是穹顶方袍--袈裟,属于世间相。我们要尊重僧团,所以把他放在第一位。其次,这些僧团成员是永久的追随者;佛法要靠人来弘扬,按照六和原则组成的僧团是弘法的载体,所以应该放在第一位。把菩萨放在中间,是因为菩萨有不定相。不定相的意思是,有些菩萨是以出家菩萨(即比丘)的身份出现,有些菩萨是以在家菩萨的身份出现。由于这些菩萨肩负着度化众生的使命,他们不一定每天都跟随佛陀。这就是为什么菩萨在中间,"因为他们在桌子的中间"。天人在后面。天人是 "外在的守护者",是世间的显现,是所有的圣人和凡人,所以列在最后。

好了,首先为听法会标注的是 "大比丘僧团一千二百五十人"。大比丘 "的意思是,参加《阿弥陀经》法会的不是普通比丘,而是修行、证悟和发心都非常优秀和了不起的大比丘。比丘是受具足戒的僧人。梵语 "比丘 "有三种含义。第一个含义是 "乞丐"。"乞丐 "的意思是乞讨,但他不叫乞丐,而叫学者。他被称为学者。学者是有精神追求的人。他没有物质财富,只有三件衣服和一个碗。他用这只碗乞讨食物和饮料来滋养自己的身体,他的目的是求得解脱之道。所以才叫乞食:乞食养身,乞法养慧命。第二层含义是 "断恶"。他必须修行--无论是四圣谛、四圣勤、七觉支、八圣道 ...... 还是三十七道品--以正念智慧观察,破除烦恼之贼。为对治见思惑--爱思惑、偏执见惑、我执见惑--而破之。第三个含义是 "慑鬼"。当一个人将他的听觉僧 "是 "sangha "的简称,中文译为 "和合僧"。请注意,"和合僧伽 "是根据 "六和 "原则组成的僧侣团体。只有四人或四人以上的团体才能称为僧团。这就像森林的概念。一棵树或两棵树不能成为森林,必须有很多树才能成为森林。僧伽必须是四位以上的比丘,或四位以上的比丘尼。"同证无为解脱 "就是处于一种寂静的状态,一种静止的状态,这就是 "理和"。那么他的《六和论》: 身和同居,在僧团中要与众上下,大家过堂,你也要过堂,大众上早晚堂,你也要上早晚堂,做羯磨时要坐下,不要站起来,大家都坐下,你也要坐下,不要站起来; 口不坦荡,不要坦荡坚定,不要讲人的是非,口业要清净;意乐,修行佛法解脱的念头在心中,都是一种欢喜的心情;见同解,在僧团中认识、了解佛法。在僧团中,你必须有相同的理解;戒律和修行在一起,我们的戒律和修行在一起。--庚寅五月,大安法师于温州太平寺

第五讲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揭秘神秘佛教经典!


参考资料

推荐图文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