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查看内容

佛法探秘:华译圣典如何成世界佛教的瑰宝?

发布时间:2024-04-22 09:02| 有785位朋友查看

简介:因此,如果从《汉文大藏经》出发,以巴利文的《大藏经》为前,以藏传体系的《中观后期论》和《无上瑜伽论》为后,就可以完整地、融会贯通地、发展地、变通地了解印度佛教在过……

通过佛法研究佛教 VIII. 汉译佛典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

佛法探秘:华译圣典如何成世界佛教的瑰宝?

世界佛教徒联谊会(WBLA)的宗旨是将世界每个角落的佛教联系起来。从心灵的沟通中,我们可以达成和谐与合作;从佛陀最高文化的弘扬中,我们可以实现世界的觉悟与救赎事业。因此,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世界上任何一种佛教都是一流的佛教,既不能片面武断地批判大乘非法,也不能妄自尊大地贬低声闻佛教为焦芽败种。只有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友谊中,客观、善意地去学习、研究,才能相互了解、相互沟通。只有在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中,才能选取佛教的精华,剔除尘垢,发展适应时代、以现代性为指导的佛教,实现济世救人。

佛教是一种具有同质性和适应性的佛教。在适应不同民族、不同环境、不同时代的过程中,它发展出了看似千差万别的形态。但是,如果我们从发展的趋势、发展的规律、进化的内在联系、外在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考察,就会发现世界上不同形态的佛教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的。概括地说,就是各有特点,各有不足,应该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尊重事实 [P262] ,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智慧,更接近佛陀的真理,更接近佛陀的本意。

从印度佛教到整个世界佛教,佛教从一味分为两流,具体如下: 一、关于教典:佛教首先有《法华》、《维那》一套流传。在佛陀统治前后,研究佛法的人或者强调闻思修,注重因缘法的分别,编纂了《阿毗达摩》;或者强调佛陀的修行,注重因缘法的分别,编纂了《阿毗达摩》。或者他们强调佛与菩萨的修行,侧重于对因缘法空性的体悟,即有相应的《大乘起信论》被收集和流传。公元三世纪,龙树根据《大乘空性经》和《阿毗达摩经》撰写了《中论》。大约在同一时期,《胜鬘经》和《涅槃经》等大乘经论都以真常唯心为取向,之后又有《楞伽经》。在大乘的发展过程中,现存的所有经部大师和瑜伽行者都采用了大乘唯心空性经,并撰写了《瑜伽-大日如来藏》和其他论典,从而成为大乘。大约从公元五世纪起,从真正的、永恒的唯心佛教大乘中流出了秘密瑜伽的续部。从这一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所有经典的不同倾向。第二,从教义上看: 最初,佛法就是佛法,没有什么区别。到了西元前后,分为闻思小乘和菩萨小乘。在菩萨的经典中,有小乘和大乘之分。从第二和第三世纪开始,菩萨 [P263] 乘也出现了真正的、永久的、唯心的教法。在这类经论中,有 "有部、空部 "或 "小、大、初 "小乘三教之分。此后流传的《菩萨义章》强调佛果,故又特称为《佛陀义章》。五世纪以后,在《妙法莲华经》的佛乘中,又出现了《陀罗尼经》。这是将佛陀的所有教法判定为三藏、波罗蜜多藏(包含所有大乘的层次)和陀罗尼多藏;或四圣谛、波罗蜜多藏和贪行藏。这种教义划分代表了佛法流派和发展的全貌。太虚大师的三个阶段与此一脉相承:

前五百年--小行大隐时期 ...... 巴利语系就属于这一时期。

中间的五百年--大宗师和小宗师时期 ...... 这里强调的是中文。

后五百年--密宗大师及其追随者时期 ...... 藏语系在此

中国的汉传佛教(日本佛教也是从中国流传出来的)在印度佛教三期的中间时期得到了强调,即以菩萨乘为基础,金刚乘为第一期,如来乘为第二期。在佛教走向世界的今天,汉文典籍值得特别关注,因为只有通过对汉文典籍的研究,才能全面了解佛教的内涵。就典籍而言,一、"阿含": 四部《阿含》俱全。中百》、《杂百》属于说一切有部体系。长阿含》属于分别说体系,《增一阿含》属于大众说体系。虽然它不如巴利文体系 [P264] 完整,不属于同一体系,但它有自己的长处(藏文体系完全欠缺)。

二、"唯识":藏传体系有《阿梨俱胝新律》;巴利体系有《提婆达多律》,见于《汉文大典》:

图片

────────────── 大众系的大乘佛法。

──────── 和合土部五分律

达摩拖拉机的 ──────── 四分律戒本

别传戒律丛书 - ┼──────── 饮光部戒律丛书

└─铜部鍱律 ──────── 善见律

┌古────────── 十诵律

包罗万象的系统"--┬┤

└新 ────────── 根本毗奈耶

犊子部 - 正量部 ────────

这种兼收并蓄最适合于比较研究。

第三,"阿毗达摩":这是上座部三大派系(分别说、俱舍说和髑髅说)的共同 [P265] 信仰。藏传体系则有六足的 "师子足论 "和晚近出现的 "俱舍论"。巴利语系有七部论典。中国的教典虽然在有部宗派中特别详细,但实际上是各派阿毗达磨的汇编。属于亚里士多德系的包括《六足论》、《发智论》和《婆罗门论》、《阿毗达摩心论》(及释义)、《顺正理论》和《显宗理论》,它们是与库萨派相对立而发展起来的。在《分别论》中,有《舍利弗阿毗达磨》,它是唯一能将南传和北传阿毗达磨联系起来的关键文本。还有《解脱道论》,它是巴利语《清净道论》的不同版本。加尔文系有 "弥勒三论 "和 "三法论"。后期(公元三、四世纪)有部派和经部派的综合论著,包括著名的《俱舍论》和《成实论》,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由此可见,虽然早期大藏经并未受到中国佛教主流的推崇,但其丰富的典籍内容却有力地证明了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IV. "大乘性空经》和《大乘真常经》: 汉传佛典极为完整,与藏传佛典相似。般若》、《华严》、《大乘》、《涅槃》--四大部(或加《宝积》的五大部[P266]),篇幅都很大。在此,我们可以指出《中论》的特点: 首先,汉文的不同译本都保持着各自不同的面貌,不像藏文系统那样不断修订,从属于后世。因此,研究《汉文大藏经》,可以了解大藏经二次增补的过程;可以了解西方原典的顺序是很不一样的。这不仅不会导致偏颇,还可以从中了解顺序的演变。其次,汉译大乘经是在晋代以前翻译的,尤其与西域佛教有关--以悉尼山地为中心,延伸到西域的吐蕃、西南的吠舍离、那跋陀罗、东南的罽宾、东北的迦叶梵、支谶、于阗等地。这在中国佛教中形成了深厚的佛教思想内核。北印度学者菩提流支所译的《十地论》和《楞伽经》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佛教经典。第六,"中观": 中观 "与 "藏观 "大相径庭。汉文典籍是早期的,尤其是龙树所著的典籍。例如,《般若经》中解释的《大智度论》和《十地经论》中解释的《十住唯识论》。所有这些,不仅是最深的中观,也是最广的菩萨大行。到了后期,也就是瑜伽系统兴起之后,《龙树后典》才得以出版。汉文只有清辨的《般若灯论》,但派别不如藏文多。贤首智的《入大乘论》和无著的《顺正理论》表明了从中观到 [P267] 瑜伽的发展过程。

瑜伽》唯识学: 汉文非常完备,有《十地论》、《摄论》、《成唯识论》三大宗派。藏传体系中以安慧派为主,与汉传摄论派关系密切。在汉地,正统唯识学以护法为主导。"陈那"、"鸠摩罗什"、"胜贤 "等人的唯识学代表了这一学派的大成,是中国典籍中的瑰宝!与藏传佛教相比,唯识学派的陈那、法正的著作翻译得不够完整。这说明中国人不重视逻辑,不重视言说的批判,这就限制了过去的汉传佛教学派,不能占据主流地位。

VIII. "秘密瑜伽": 部》(日本称《杂密》)、《行部》的《大日经》、《瑜伽部》的《金刚经》中,都有汉文译本。然而,《无上瑜伽》受到时代的限制,即当《无上瑜伽》盛行时,中国正处于衰败状态。由于性修的限制,淫欲之法无法被中国知识分子所接受。秘传瑜伽见于藏文圣典。

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中国体系的圣典虽然以中期的大乘为主,而教典 [P268] 的传承和翻译也不限于中期。晚期佛教已初露锋芒。在早期,佛教的翻译非常丰富。因此,如果从《汉文大藏经》出发,以巴利文的《大藏经》为前,以藏传体系的《中观后期论》和《无上瑜伽论》为后,就可以完整地、融会贯通地、发展地、变通地了解印度佛教在过去一千六百至一千七百年间的发展全貌,也就是当今世界流传的三大佛教体系。太虚大师说:"在中国所传、锡兰所传、西藏所传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批判、综合、塑造的体系,是印度佛教史研究的目标!这不仅是印度佛教史研究的目标,也是与世界佛教协调、沟通的目标,更是将印度佛教发展成为适应现代、以现代为指导、兼收并蓄的世界佛教的目标![P269]


参考资料

推荐图文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