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查看内容

洞悉内心世界:第二章第六节解析八识规矩颂义贯

发布时间:2024-04-21 09:43| 有101位朋友查看

简介:发起初心欢喜"。是指只有意识单独起作用,没有其他识参与其工作(即不与前五识一起生起)。是指第六意识转化为妙观察智。第六意识的能量性质及其业力特质是善、恶、无记:如……

第二节第六感颂

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三界、三世、三轮易知。

相应心 51 善恶时空分别

评注:

"三性"、"三量"、"三界 "交融于 "第六识",即 "第六识 "交融于 "三性"、"三量"、"三界 "之中。性 "既指境,也指量;"境 "仅指物。量 "仅指能量。第六识也叫意识,或第六意识。"性 "有三:善、恶、无记。"善 "指符合正确的道理,符合自己和他人。"恶 "指违背正理,损己利人。"无记 "是指善恶不分(不属于善恶,无法记录在善恶之下)。纳拉亚纳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在这个世界和其他世界都有益,就叫做善"。又说:"若能于今世及他世有害,则名为恶"。第六意识的能量性质及其业力特质是善、恶、无记:如果第六意识业力影响的是善境,能影响它的心就是善;如果第六意识业力影响的是恶境,能影响它的心就是恶;如果第六意识业力影响的是无记境,能影响它的心就是无记。因此,第六意识具有三种性质:一是 "有",二是 "无",三是 "有"。"三种测量: 三量:现量、比量、非量。

(x) 现量--无名无相(无妄想分别)的实相显现,称为现量。

(xi) 比较量--通过比较而认识的量:类似于逻辑学中的 "推理"。例如,看到远处有炖肉,就知道有火;看到今生造恶业,就知道来世会受苦。

(vii) 非量--当心在业境中作错误的分别,因而其知觉与业境的真实状态不相应时,即称为非量:简言之,即错误的辨别或知觉。

之所以说第六意识具有三量,是因为它根据所缘境的不同而具有这三种量。此外,根据运作方式的不同,第六意识有五种类型:

(十)明觉--又称 "五蕴"。因为此识与前五识同时生起,心能明辨好坏、长短、方圆等,进而取境,故称明识。此明意识能现、比、非现三量。

(iv) 单头意识散乱位--这是散乱位的凡夫,他的意识不随五识而起,即不与现前的五尘境界发生关系,而是单独、散乱、迷乱地计较着现前不存在的一切法,如:做白日梦,或与现前的五尘境界发生关系、 做白日梦,或缘自心不实的现相,如空花、水月,或缘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不实之法。这种心境既不是在禅定中,也不是在梦境中,而是如是思量非是非非,称为散乱独头意识:这种意识既是比较性的,也是非量性的。

(七) 禅定中的独头意识--"独头 "是指只有意识单独起作用,没有其他识参与其工作(即不与前五识一起生起);因为在禅定中,前五识都不处于活动状态(不活动),只有意识单独起作用,所以称为 "禅定中的独头意识"。定境中的独头意识是以定境中所观的境界为基础的,如观佛相、观净土庄严、观不净等,或观无常、苦、空及苦、集、灭道论等;此时,无论所观的是理论还是事实,都是现量境的一部分。

(十) 梦独觉--人在睡眠时,前五识不活动,第六识在梦中独处于心的境界,纯粹是非定量的。

(七)疯独意识--一个疯子,或一个发烧的人,或一个服用迷幻药的人等,他的心境是由五根疯狂地生起,意识也随之生起并被其束缚,这只是意识作为非量的一种偏向。

由此可见,第六意识无论在对境中扮演何种角色,都是 "现、比、非 "三量。

"三界 "概括如下:

(十)自然界--物质界。(十)影界--非实界,如虚空界、水月界等。

(七)有实体的境界--介于自然境界和独影境界之间,是心境的边际境界,或称青色心境,间接承载了境界的本质,故称有实体的境界。

三界的解释如上。

"三界轮回易了知":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轮 "是转动的意思。这说明第六识的功能高超,能了知三性、三量、三界,能造种种业,力量强大: 所以,凡夫众生在三界轮回中时,这第六识是最容易明白(看到)的,也就是说,如果进入了圣境,不进入三界轮回中,第六识的行为就会变得微妙,就不那么粗显易懂了--因为凡夫众生在三界中时,善恶都是依靠这第六识来做的。因为凡夫依靠第六识在三界中造作善恶,所以第六识行为的粗重性很容易被感知:这与第七识和第八识行为的隐蔽性、微妙性和难以感知性形成了鲜明对比。

"相应心 51"--与第六识相应的心数是最多的,所有的 51 个心都能与之相应。"相应 "有五种含义:

(十)同时--心王与心所同时生起: "同时生起 "是相应的最重要含义。

(十)所依--心王与心所的所依根是同一的。

(七) 业--心王与心是同一业界。

(五) 行--心王与心的行为在当下、比较和非物质方面是相同的。

(七)事--心王和心都有各自的自证体事。

"心 "有三义:

(十)恒依于心:因为心必须依于心王才能生起。

(七)与心相应: 如果不与心王相应,就不能称之为心。

(vii) 依附于心... 心如主人:心如仆人。

心王 "即八种识;"心所 "又称心所一切法:心王是身体:心所是心王的作用,所以属于心的 "所"。

因此,它们属于心的 "一切",所以被称为心的一切法,或简称为 "心的一切法 "或 "心的一切法"。心法共有五十一法,分为六类。

心有五十一法,分为六类:

(x) 介绍五种偏向--意、触、情、思、想。

洞悉内心世界:第二章第六节解析八识规矩颂义贯

(x) 五分别--欲、识、念、禅、智。

(vii) 十一善--信、惭、愧、不贪、不嗔、不痴、精进、轻安、不放逸、修舍、不害。

(x) 六烦恼--贪、嗔、痴、慢、疑、邪见。

(七)二十随烦恼--忧、恨、覆、恼、嫉、患、欺、谄、害、不和、无惭、无愧、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

(vii) 四不定--昏昧、睡眠、寻思、等待。

第六感能与所有这些(共五十一种)相对应,可见第六感的 "神力"。(附注:关于五十一种心境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大乘百法明门论》P.23、P.92)。

"善恶":指第六意识虽能引入一切,与一切心境相应,但其善恶取决于引入心境时相应心境的善恶,然后根据当下的情况暂时决定。

义:

第六识的性质是善、恶、无记,所缘的境界是现、比、非现--因为第六识最为明了,所以能 "通 "三界:业界、独像界、质界。

由于第六识能造种种业,其行为明显,功能殊胜,所以凡夫在三界造业时,此识最容易觉悟(而其他识的行为就不那么明显,也不那么容易觉悟)。

至于与第六意识(俱生、依他、缘起、俱行)"相应 "的 "心所",六种心所都与之相应; 然而,无论第六意识的性质是 "善"、"恶 "还是无记,只有在接缘的情况下,才会根据相应心所的性质来匹配相应的心所--也就是说,当第六意识与善心所接缘时,它就会变成善心所;当第六意识与善心所接缘时,它就会变成善心所;而当其他心所接缘时,它就不那么明显和容易觉察了。换句话说,当第六意识与善心相接时,它就会变成善;当第六意识与恶心相接时,它就会变成恶。

性界与三界恒转、根、信相连。

唯有言语是最强大的业力吸引器。

评注:

"性界受三恒转": 性 "指善、恶、无记三性。如果第六意识与信仰等善心相通,则为善;如果与根本烦恼、烦恼相通,则为恶:或者有时不与善恶相通,而与引生等境界相通,则成为无记。所以说,第六意识常在三性中转变。所谓 "变",是指三界。

界 "指三界。第六意识有时缘欲界,有时缘青界,有时缘无色界:因此,第六意识常在三界中变化。

(一)"苦 "指五识:

(十)苦--受相违境,逼迫身心,名为苦。

(十一) 乐受苦--接受有利的境界,使身心愉悦,称为乐受。

(vii) 牺牲苦--非苦非乐的中性境界称为牺牲苦。

(十) 悲哀之苦--这是苦的一个分支: "愁苦 "不是一种很强烈的苦,但它深沉、绵长、微妙,很容易引起苦恼。

(七)乐受--这是乐受的一个分支--强烈而短暂的乐受称为乐受。第六意识常在五识中转变,故《地藏经》云:"一切众生,性本不定。

"根 "总是与信念相连: "根 "指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邪见六大烦恼。"根 "指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邪见六大烦恼:"根 "指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邪见六大烦恼:"根 "指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邪见六大烦恼。"常通 "是指第六意识常与六根本恼、二十随恼、十一善心所(如信等)相通,成为善或不善。

"唯动与言最重要": "动 "是身体的业力。"言 "是言语的业力。

"最 "是最有力量。据说在八识中,第六识发动身业和语业的能力最强。换句话说,第六识在创造善恶方面比其他感官更强大。

"在造作善恶业方面,第六感比其他感官更强。能够调用第八识,引来不同成熟度的果实,这就是所谓的调用业力。"满 "即业满。能引前六识,充满异熟果,称为满业。"牵 "叫 "牵引"。据说,第六识所造作的引业和满业,能招感异熟果,引众生生六道。

习气义:

第六意识在善、恶、无记三 "性",欲、色、无色三 "界",以及苦、乐、忧、喜、悲五 "情 "中,"常 "而 "变","转生"。第六识始终与 "六根"、"二十随烦恼"、"十一善心"(包括 "信")相联系,形成其善恶本性。

在八识中,第六识的驱使业力和发起语业的能力最强:它所造的业能招感无漏果,它的业报力能引导众生走向六道。

2. 无漏颂

初发心时,喜地仍缠眠。

远游之地之后,纯粹的省察照亮了世界。

评注:

"发起初心欢喜": "发起 "是指第六意识转化为妙观察智。"发起 "之所以称为 "发起",是因为它是四智中最先转化为妙观察智的。欢喜地":"欢喜地 "是菩萨的初地,菩萨在此初见道,初见 "焕如 "之性,因而大欢喜,故称欢喜地,又称见道位。

"这里指的是喜地初心(菩萨刚入初地的状态)。这里是指欢喜地的初心(菩萨刚入初地的状态)。由此可见,菩萨只有到达初地阶段,第六意识才能转化为妙观察智。在菩萨行的第一阶段,当菩萨见到 "焕如 "本性时,已离一切见、分别,第六意识的妄心已不复存在,只依于 "焕如",故能依 "焕如 "观照一切世间,这就是第六意识转化为 "妙观察智 "的境界。

"俱舍 "是指 "我 "的俱舍和 "法 "的俱舍。所谓 "俱舍",是指达到第一阶段后,虽然第六意识的 "分别我执 "和 "分别法执 "已经破除(不再妄想分别),但第六意识的 "俱舍我执 "和 "俱舍法执 "仍然存在。"现 "即显现。"缠 "就是当下的烦恼,因为当下的烦恼缠绕不散,所以称为缠。"睡眠 "是烦恼习气的种子,因为烦恼的种子就像睡眠一样,沉睡在心中。这是说,虽然此时分别法二执已经破除,但俱生法二执的种子和现行仍然显现,尚未破除。

远行地后净无漏": "远行地 "即菩萨第七地,"远行地后 "指第八地,直至等觉。"净无漏 "是指第六意识要到菩萨第八地才是净无漏,在此之前还是有漏。这是因为转识成智分上中下三品,第一品的转识成智是 "下品转识",还有众生本具的我法二执的种子和显现(缠、眠):第二品到第七品是 "中品转识",逐渐降伏、逐渐破除本具的我法二执,还是有漏状态;

第八至平等觉,是 "上品转智",已转为无漏,是究竟。

"观照大根": 由于第六意识已证得 "上品般若",纯为无漏,故能观察大干世界的圆满、清净、普照,随喜说法度众生。

依习:

当菩萨升入 "欢喜地 "时,第六识 "发起 "妙观察智。此时,第六识的分别自性和法性虽已断除,但其 "俱生 "自性和法性仍有 "缠 "和 "眠"(种子)存在,尚未断除,这就是下品的超越智。

在这段时间里,菩萨的第六识,也就是远行地第七层之后的第八层,已经逐渐转化为清净无漏,这是上品的超越智慧。因为证悟了上乘智慧的清净无漏,所以才能 "观圆明净,照大干世界",相应现身说法,教化众生。


参考资料

推荐图文

随机推荐